小談清廉
時間:載入中...
2020-10-30 單位(部門): 路橋公司 作者: 韓行 點擊:“朕幼清以廉潔兮,身服義爾未沫”。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長河中,清廉第一次出現在偉大詩人屈原《楚辭招魂》一詩中。自古以來,廉潔便被封建士大夫奉為立身處世的根本,時至今日,每當人們提起那些清正廉潔之士,都不由得肅然起敬。
春秋戰國時期,宋國司城名曰子罕,他為官清正廉潔,受百姓愛戴。有人得到一塊稀世珍寶將此獻于子罕,子罕拒絕并說道:您以寶石為寶,而我以不貪為寶,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,那我們倆便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,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?
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傳承,清廉的美德已經鑄成我們民族的精神,這種精神在不同的時代中熠熠生輝。有以廉為寶的子罕、兩袖清風的于謙、斷然拒金的楊震...他們恪守以廉為寶的人生信條,嚴于律己、奉公守法。他們一身浩然正氣,明明白白做人,清清白白做官,激勵著那個時代和后人。
建國伊始,我國社會處于劇烈改革時期,一些人價值觀發生扭曲,開始追求貪圖享樂的生活,由黨的干部、人民的公仆變成被欲望支配的傀儡,在法庭上痛哭流涕,悔恨當初。多年的寒窗苦讀和國家的大力栽培,本應成為國家棟梁之材,卻因為一時貪欲,毀掉原本明亮的人生。
歷史在變遷,時代在發展,清正廉潔的精神卻從未消失,這是時代的呼喚,更是人民的期盼。提起清正廉潔四個字時,習近平總書記領導的規?涨、不留死角的“反腐風暴”在老百姓中口口相傳。
大哲學家康德曾說:有兩件事務越思考越覺得震撼與敬畏,那便是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準則。當今社會經濟浪潮浩蕩,利益和誘惑圍繞在每一個人身邊。無論你身在何處,身居何職,都不免遇到各種考驗和挑戰。尤其在陜煤這樣一個龍頭國企中工作,與各類生產、經營者打交道不可避免,手中的大小權力是一把雙刃劍,是為人民國家謀福利,還是為己私欲掘墳墓,選擇在頃刻之間,結果也大相徑庭。
所謂自由,不是隨心所欲,而是自我主宰。人類之所以為人類,便是用道德準則約束住自己的動物本性,沒有人生目標和原則的生活,就如沒有羅盤指引方向的航行。
2020年伊始,我們的國家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,面臨了一場巨大的挑戰。在這場抗擊疫情阻擊戰中,有人舍身取義勇敢逆行。他們中有的是醫護人員,有的是人民干部,有的是民企職工,甚至有的是一名出租司機,一名外賣小哥……他們不顧個人安危與利益,忘我的投身于這場疫情阻擊戰中。然而也有一小部分人,在人民和國家大難之時,違反相關規定,濫用職權為自己謀取利益,直到東窗事發,個人名譽與尊嚴蕩然無存。這樣的人我們感到可憎更為他們感到惋惜。一個人只有堅定的信仰,才能在物欲縱橫的時代不被動搖,一己私欲縱是能暢快一時,卻不能安心一世。
清正、廉潔、自律,將這六個字牢牢記在心中,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。人生浩蕩,唯有讓清廉自律做明燈,方能不忘初心,奔赴未來可期的人生。